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的通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被确认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指经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审确认,达到省内同一专业领先水平的专科,作为江苏省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是对科室医疗技术开展、科研学术能力、医疗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设备配备、专科规范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综合考评。
此次南医大四附院2个专科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医院的学科水平将迈上更高台阶,为实现建设成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分泌科
实力专科,综合发展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单位,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全国甲状腺疾病联盟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单位。
科室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患者需求置于首位,医护团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与专业的医护技能,现全面承担江北新区及周边区域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工作。科室采用“双院区联动、专病精细管理”发展模式:京新院区设立现代化代谢病门诊管理中心,浦园院区配置代谢病标准化病房及门诊慢病管理中心,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实现专家团队共享、技术规范统一、诊疗路径互通的深度协作机制,努力构建集临床诊疗、科研创新与教学培养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双院联动,智慧诊疗
建立京新院区及浦园院区双院区智慧诊疗体系:依托京新院区代谢病精准诊疗中心与浦园院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构建"门诊筛查-病房诊疗-社区管理"全链式服务体系。
双院区同步配置新一代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超声引导甲状腺穿刺平台,两个院区均开设专家门诊、专病门诊、普通门诊。
专病门诊包含糖尿病专病门诊、高尿酸血症门诊、妊娠内分泌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骨质疏松骨痛专病门诊、糖尿病教育门诊,患者可以根据具体病情或症状前往内分泌科相应门诊进行就诊,罕见疑难病开展MDT多学科会诊模式,实现江北地区“内分泌疑难病”零转诊目标。
精准技术创新,优质医疗升级
代谢精准评估技术:开展胰岛β细胞功能精准评估、糖尿病免疫分型检测、遗传性肥胖基因筛查等特色技术,实现精准化、个体化干预。
数字疗法创新:全院血糖管理平台联动外科/产科/ICU等多科室,建立围术期血糖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跨科协作,为外科加速康复提供坚实保障。
代谢性疾病干预体系:3D医学营养动态管理治疗模式(Diet+Data+Dynamic)进行体重管理;配备先进的肝脏纤维化瞬时弹性检测(FibroScan®502),建立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多靶点干预路径;骨代谢联合MDT门诊: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配合骨质疏松生物标志物Panel分析。
医教研并进,人才强科
科室现有医生20名,信息高级工程师1名,临床药师1名,临床检验副主任技师1名、教授2名,博导1名,博士7名,硕士14名,高级职称7人。
学科带头人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胰岛发育与代谢适应性失衡致胰岛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牵头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科研成果发表高质量SCI论文80余篇,团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及江苏省及南京市科学技术奖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多项创新技术已纳入诊疗常规,惠及江北地区慢性病患者。
心血管内科
科室概况,精湛团队
拥有三个病区(含心血管危重症监护室,CCU),南京市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与代谢病疾病中心示范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员单位。设床位65张,现有医护人员48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博士4人。
心血管内科在传承四附院几代人赓续的奋斗精神中,正逐步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特色医疗,心脉守护
科室学科带头人拥有万余例以上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验,科室着力打造出一批年富力强的冠状动脉介入团队,擅长高危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左主干及分叉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急性慢血流无复流慢血流处理,以及顽固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疑难危重疾病,力求建立稳定的冠脉介入治疗质控系统,确保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因此也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信任,科室在江北新区、省市内外均有良好的声誉。
在心电生理方面,科室常规开展常见及复杂心律失常手术,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室速、室上速、心房纤颤、室性早搏等)术、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以及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植入、心肌病室速患者的心脏转复除颤仪(ICD)植入术,心脏收缩期调节器(CCM)等。
在结构性心脏病方面包括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房缺、室缺的介入封堵、经皮左心耳封堵等。
先进设备,科技护航
科室拥有智慧病房、远程心电监测系统、静脉血栓立体式智慧监测系统(成功申报新技术引进将)、全自动床旁心肌标记物检测仪、移动式脉氧仪、移动式床边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关成像仪、多导联电生理记录仪、三维心电标测系统、以及四台高端DSA导管室。团队经过多年实践体验,总结出严密的医护共担冠状动脉介入质控系统,并申报软件著作权。
“研”途育人,科研领航
心血管内科努力打造爱心、亲民、和谐、共进的学术氛围 着力培养年轻人才,先后派出十余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访问, 与时俱进,向国际国内大中心虚心学习,对标比差。力争破蛹成蝶,打造出沉心学术、秉承善念、博学审问、一心为民的中青年团队。
近几年来,科室团队先后获得江北新区新技术引进奖、南京市医工结合重大项目、江苏省卫健委面上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发展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同时或发明专利近二十项目、软件著作权一项和护理科研项目资助。科室先后参与七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力争融入高端医学中心的科研氛围。
科室中青年医护骨干多次在医疗、护理、教学、科普、技能等等竞赛中斩获奖项。
医联共建,技术助益
心血管内科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医联体建设及技术帮扶。目前为止,科室人员辐射到安徽、苏南、苏北及周边社区医院,进行新理念宣讲及新技术推广,收到广大患者和同行好评。
近年来,南医大四附院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拥有21个市医学重点专科、省级卒中中心、市级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超声诊断科被确定为2024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激励高影响力科研论文、专利产出及科研转化项目,国家基金资助总数和质量稳步提升,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断提升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
未来,南医大四附院将持续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建设,优化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发展理念,树立区域标杆,通过学术会议、技术帮扶、远程协作等方式,向基层医疗机构输出人才、技术资源,促进专科协同发展,为江苏医学创新攀高峰及医疗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