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院中繁忙且贴近患者的地方,当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在宽敞的门诊大厅时,导诊人员面带温和的微笑,护士、医生们身穿整洁的白衣,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患者们或焦急、或忧虑地来到诊区,等待着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生,我来问一下我这个病挂什么科呀?”,“护士,麻烦你帮我看看我这个诊室在哪里啊?”,“你好,请问我这个病医保报销报多少,怎么报呢?”……。这是每位“门诊人”每天都会接受无数遍询问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患者就诊中存在的疑惑,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文建设,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门诊人”积极响应并落实2023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 (2023—2025年)》,秉承着“生命至上,关爱无限”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力争实现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型医疗服务。
一站式服务
大部分尤其是第一次进入医院的患者,或是老年无陪伴、行动不便的患者面对陌生环境,不清楚就医流程,四处咨询、问路,耽误了许多宝贵的就诊时间,门诊大厅内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集合了门诊、护理、医保、医患等部门的相关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患者可以在此完成预检分诊、预约号源、打印病历及检查报告、医保咨询、投诉接待、便民服务、陪诊服务等多项服务,精准服务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时间效率。
创新就医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为百姓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方式,我院自4月13日起,对院内所有专家号号源执行分时段管理,支持线上、线下等多途径预约模式,优化预约诊疗平台,持续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大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此外我院大力推广智慧门诊服务,设置导医流动服务岗包干到区,指导患者使用信息化设备办理相应的服务如预约挂号;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移动终端结算等多元化缴费方式;使用电子医保码诊间签到、检验签到;智能导诊等,让患者亲身体验信息化的就诊便捷流程,建立良性循环门诊就诊服务机制。
南医大四附院“一院三区”,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例如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便于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随时访问和更新患者信息;同时,患者挂号信息、检验检查电子化结果等均会通过所关联的本院微信公众号实时向患者推送,提醒就诊进度,节省就诊时间。
增加特色门诊服务范畴
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等问题,我院全面开设“周末门诊”,同时增设专病、专科门诊,开展MDT多学科诊疗,以达到“促进学科发展、完善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方案、满足病人需求”的目的,为助力学科发展与患者体验双提升,目前我院共开设171个专病专科门诊,2个MDT多学科诊疗门诊(肺结节MDT、消化肿瘤MDT);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24年4月18日开展成立南京首家HIV一体化医防融合门诊,推进了艾滋病防治医防工作的深度融合。
加速互联网医院建设
南医大四附院依托医院实体,以互联网为载体,近两年来大力建设互联网医院门诊。患者通过关注本院微信公众号进入南医大四附院互联网医院患者端,应用范畴包括线上复诊、视频诊疗、健康咨询、报告查询等服务。目前,共有31个临床科室入驻互联网医院;同时互联网医院开展在线视频直播答疑工作、每周开展1-2次直播健康宣教活动,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公益活动密切医患关系
人文服务的提升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悄然滋润着患者的心田,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我院不仅将人文服务理念贯穿于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还将这一理念延伸至院内外的公益活动中。
为缓解来院患者在等待就诊过程中的无聊、焦虑或不安的情绪,门诊部定期邀请临床科室专家在候诊区开展“候诊小课堂”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健康知识科普、生活方式指导、答疑等;同时每逢健康节日,门诊部都会牵头组织各相关科室开展主题教育类义诊活动,如世界心脏日大型义诊、全国爱牙日口腔专题义诊、教师节主题义诊等等,与市民朋友们互动交流,提高他们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市民朋友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南医大四附院门诊部致力于优化就诊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延伸服务,努力搭建起与患者间的“一座桥”,逐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广大市民朋友构建更加充满人文关怀、温暖如家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