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为一位高龄食管、胃双病灶癌的老年患者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双病灶癌微创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日前已顺利出院。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体现了南医大四附院胸外科较高的手术水平以及麻醉、重症治疗等多学科协作治疗疑难危重患者的水平。
据悉,该老年患者80岁高龄,因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及胃体后壁不规则隆起性肿物,经病理确诊为少见的食管、胃双病灶癌。患者高龄、近2个月明显消瘦,体重只有35公斤,且食管及胃部均有病变,病情棘手且风险很高。
患者子女得知这个结果后十分焦虑,迫切的希望通过手术来挽救老母亲的生命。几经辗转,患者家属慕名找到了南医大四附院胸外科的李德闽主任。
患者除高龄及低体重外,双病灶癌的现实情况会给医生手术及围手术期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南医大四附院胸外科胸外科术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储备,以提高患者应对手术创伤的能力。同时术前进行了包含麻醉科、ICU、普外科、消化科、心内科等相关学科的MDT讨论。
针对双病灶癌手术需要大范围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困难的挑战,手术团队术前精心制定了“管状胃代食管”为首选、以 “空肠代食管一期吻合、结肠代食管二期吻合”备选的手术预案。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李德闽主任手术团队凭着精湛的手术技巧及丰富的经验,成功的为患者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双病灶癌微创根治术。
术后第一天老人就能下床活动,术后第七天恢复进食。手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患者及家属都很满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专家解读: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是年轻患者的数倍,因此高龄食管癌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是胸外科的难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高龄患者要求实施手术治疗的情况将逐渐增多。因此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精湛的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高龄患者同样也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
李德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肺结节诊疗中心首席顾问。从医经历:长期从事心胸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1997年获得心血管外科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医学中心进修冠状动脉外科。担任南京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及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项目:达芬奇机器人及电视胸腔镜胸部微创手术,包括各式肺叶、肺段切除、肺癌根治、食管癌根治术及纵膈肿瘤切除术等;开展气管外科,食管癌侵犯降主动脉及食管癌侵犯左主支气管手术治疗,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成形术及隆突切除重建等各种胸部复杂高难度手术。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外科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重症瓣膜病、复杂先心病等各类复杂心脏外科手术,对心胸外科重症疾病的围术期处理具有丰富的经验。学术任职:江苏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心血管外科学组常务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冠脉外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癌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研究生学报》常务编委、《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编委、《临床军医杂志》编委、《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 科研成果:主编和参加编写医学专著3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各类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