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心肌梗死!四根血管狭窄!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2-1-10 来源:心内科 浏览:428次

    新年第一天南医大四附院心内科收到了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面鲜艳的锦旗和一捧清香四溢的鲜花这是一位来自徐州丰县的患者,年仅42岁的男性,因为突发“胸痛胸闷”药物治疗不能缓解,当地怀疑急性心肌梗死,限于技术条件建议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患者仍然有胸闷胸痛。在朋友介绍下,患者慕名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团队在评估风险之后,迅速给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结果显示非常糟糕,患者的三根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部位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一是巨大的右冠状动脉次全闭塞,合并了冠脉内自发性夹层加血栓病变,一个巨大的夹层漂浮在血管中段,而患者的左边血管,左主干体部狭窄90%-95%,就是所谓的“一线天”。肖主任团队讨论分析后,认为患者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初步计划是先开通罪犯血管,但是难点在于右冠中段一个巨大夹层加高血栓负荷,一旦导丝进入假腔,造成右冠脉闭塞,而左冠脉自身严重缺血代偿能力极其有限,这时候患者有可能在术中即发生生命危险。

    在经过详细分析及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先开通右冠状动脉,同时导管室张巧云护士长团队备好应对措施,包括上游抗栓、急救药物及临时起搏器。经过详细周密的准备后,在紧密的配合下,一根纤细导丝巧妙地越过一个个“陷阱”和“沼泽地”,终于到达右冠脉远端真腔,由于局部血栓负荷严重,血管内仅有的空间被导丝占领,患者的右冠脉血流立即受到影响,迅速变慢,濒临闭塞。医护团队启动预备措施,冠脉内给与扩冠及抗栓药物,同时立即使用球囊扩张恢复血流,血流旋即改善,风险化解。在患者还没有什么感觉的前提下,团队已经迅速完成右冠脉的支架植入,血流通畅,达到TIMI3级。术后,患者胸闷显著改善。在休息三天之后,患者的左侧主干病变再次引起了家属的担心,由于年轻,家属坚决拒绝搭桥,团队经过周密讨论后,认为患者在处理完右冠之后,病情平稳,反应病变复杂程度的SYNTAX评分29分,按照指南可以实施介入治疗以开通血管。而处理此类病变,需要精密的血管内超声检查,以指导术中病变的判断和辅助支架选择、定位等等。设备科和采购办积极联系相关厂家,以求技术支持。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第一次术后的第六天,患者二次手术所需要的“尖端武器”均一一到位。

    由于长年的高血脂负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患者的左主干体部严重狭窄,前降支开口和回旋支开口均有80-90%的狭窄,再加上大的钝缘支严重狭窄,局部形成了复杂高危的四分叉病变,任何一根分支血管术中闭塞的话,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生严重的缺血甚至危险。肖主任选用了7F的大腔隙指引导管,试图三根导丝一一保护分支血管,由于回旋开口刁钻,导丝反复尝试都到达不了回旋支,最后不得已,肖主任使用小切割球囊改变局部斑块的解剖分步,再采用一种特殊的Reverse wire技术,将Runthrough导丝轻松地送入回旋支,这样就实现了每一根分支都呵护好。由于狭窄迂曲严重,血管内超声(IVUS)的探头根本无法前行,于是团队采用小球囊预先扩张,切割球囊预先处理等策略,微微撬开狭窄坚硬如岩石的血管,终于可以进入超声探头,发现左主干血管的面积仅仅2.3平方毫米,在血管内超声的实时指引下,团队平稳、有序的开通了原本巨大的左主干血管,同时每个分支都精心的保护,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整个手术过程中,由于医护配合良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保持平稳,做完手术,患者可以自己走下导管床。在病区护士团队的静心呵护下,患者已经可以活动自如,胸闷胸痛完全缓解,患者心情大悦,因为年轻遭罪,终于脱离危险,家属也激动地热泪盈眶。

    专家介绍肖平喜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医师导师。从医经历:从事内科及心血管临床工作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血管危重疾病诊治有浓厚兴趣和独到见解。擅长项目:熟练掌握冠脉介入手术,独立进行各类冠脉手术10000余例;指导基层医院临床诊治及手术千余例。熟练掌握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技术、主动脉内球囊置入技术、经皮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术,左心耳封堵术,右心导管技术。

学术任职:中国医促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江苏工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委员,中国中医与康复协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华卫生应急杂志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普协会秘书,南京市基层心血管领域规范化诊疗项目培训导师,“南京市青年卫生人才”,《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东南国防医药》、《临床病理学志》等众多杂志审稿人。科研成果:主持南京市科委项目一项,主持南京市卫计委青年启动基金两项,主持南京医科大学发展项目一项,主持南京医科大学重点项目一项,主持南京医科大学教育基金一项,以分中心负责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江苏省卫生厅基金一项,重要负责人身份承担江苏省自然基金一项。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专著一部,参编心血管专业专著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SCI论文16篇,申请专利15项。荣获国内CIT峰会最佳手术奖一次,CBS峰会最佳手术优胜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