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宣传月”活动——“中医扶正气” 预防新冠 中医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1-10-13 来源:中医科 浏览:292次

新冠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创伤。在人类和新冠病毒的这场持久战里,目前我们与病毒还处于相持阶段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那中医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什么思考与探索呢?

在中国古代,许多不知名的大规模传染病被称为“瘟疫”。在那个没有疫苗和抗生素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百次大瘟疫,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中医药的参与。中医药在非典、甲型流感等传染病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期从2003年的SARS到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医药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与疫情的战斗。从中医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的“瘟病”“ 疫病”“天行病”等范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描述为“寒湿疫”“湿毒疫”。寒、湿、毒、热夹杂在一起,多变化,速度快,易反复,缠绵难愈。

王琦院士曾表示,“中医药的预防可以用两句话来说,一句话叫扶正气,第二句话叫避邪气”、“中医药的作用可以从三方面来说:一是扶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二是通过外用药作用于黏膜,降低接触病毒的危险度;三是通过中药的挥发性物质,芳香避秽,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正气可以简单理解为免疫力,提高免疫力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新冠病毒。《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相关医学人员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中医药的预防方药有明显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的作用。人们靠香囊佩戴的挥发物质能够刺激血清IgA、IgG水平,提高免疫力。

为了有效推动中医药纳入“四早”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结合重点人群分类管理要求,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针对近期发病特点,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制定《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呼吸道传染病)指南》,具体如下:

一、中药内服预防方案

(一)普通人群组成:生黄芪15g、芦根15g(鲜品为佳)、荷叶6g、藿香6g(后下)、苏叶6g、薄荷3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3-5天,停药2-3天后视情况继续服用。适用人群:普通人群的预防。

(二)体弱人群组成:生黄芪15g、芦根15g(鲜品为佳)、苍术9g、知母9g、荷叶6g、藿香6g(后下)、苏叶9g、薄荷3g、陈皮6g、生甘草9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3-5天,停药2-3天后视情况继续服用。适用人群: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体弱易感人群的预防。

(三)重点人群组成:生黄芪15g、芦根15g(鲜品为佳)、苍术9g、知母15g、连翘6g、荷叶6g、藿香6g(后下)、苏叶6g、薄荷6g、桔梗6g、陈皮6g、生甘草9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两次,可连续服用3-5天,可视具体情况继续服用。适用人群:密切接触等重点人群。

(四)儿童预防组成:太子参9g、苍术6g、芦根9g(鲜品为佳)、金银花6g、荷叶6g、藿香6g(后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3-5天,停2-3天后视情况继续服用。适用人群:儿童体弱易感等人群。

(五)大锅防感预防方清暑益气,扶正解毒组成:生黄芪1000g、防风600g、苍术600g、芦根1500g(鲜品为佳)、板蓝根900g、连翘600g、知母600g、荷叶600g、藿香300g(后下)、薄荷300g(后下)、乌梅100g、生甘草600g。 用法:加水20L,大锅煎煮,每次一百人份,每份100ml,根据人群需求酌情增减。适用人群:该方兼顾标本,普通人群均可服用。

 二、中医外治预防方案

(一)穴位贴敷法取穴:天突、大椎、膏肓(双)、肺俞(双)等。用法:将敷贴药饼(功效温阳散寒),用药膏外固定于治疗穴位上,每次敷贴留置时间4-6小时,每周2次,12次为一疗程。本方法适用于畏寒易感人群。

(二)耳穴贴压法取穴:肺、脾、肾上腺、内分泌等双侧耳穴。用法: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0.5cm×0.5cm大小)贴在耳穴上,用手指按压胶布,使耳穴部有明显胀、热、痛感。每日按压耳穴3-4次,每次按压3-5分钟,3天后更换,两耳交替贴压,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

(三)穴位按摩法取穴: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合谷(双)、中脘、关元等。用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处,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36次,每天按摩一次。

(四)熏蒸法组成:藿香30g、艾叶30g、白芷15g、石菖蒲15g、薄荷15g。用法:上述药物加水煎煮成1000ml药液,置于超声雾化器内,关闭门窗熏30min,1~2次/d。一般20~30m2放置一个超声雾化消毒器,熏蒸完毕后可开窗通风。

(五)香囊法组成:藿香、艾叶、石菖蒲、苍术、白芷、八角。用法:上味等份,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每袋10~30g,挂于室内或人群密集地方,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之功效。

 三、居家防护方案

(一)饮食有节饮食宜选择容易消化的食材,营养搭配均衡,应煮熟煮透。也可以根据中医体质辨识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如西瓜翠衣、萝卜、山药、丝瓜、冬瓜、薏米、藿香、菊花、荷叶等。推荐居家食疗方案:1、药膳:银耳雪梨百合羹组成:银耳、雪梨、百合、橘皮、冰糖。用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雪梨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掰成小块。橘皮少许。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粘稠,开大火加入适量的多晶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出锅,温食、凉食均可。每周三服。2、茶饮:桑叶菊花茶组成:桑叶3g、菊花3g、薄荷3g、橘皮3g、芦根10g。用法:每日一剂,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二)起居有常作息规律,夜卧早起,保证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和节气保健。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

(三)劳逸有度运动和休息适度,可运用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六字诀、冥想等,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四)情志畅达应保持愉快心情,切勿发怒,顺应自然规律,不厌长日,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四、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本方案适用于2021年夏季当令之季,重点人群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疫病尤指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治未病”所用;(通常来说,冬日之前亦可)

(二)应用中医防疫治未病同时,还需要同时做好传染病防疫“三件套、五还要”等措施;

(三)老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和脾胃虚寒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法用量;

(四)孕产妇慎用;

(五)中药预防汤剂不宜长期服用,一般建议服用3~5天即可;

(六)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七)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八)使用中药预防,应按处方有关规定,在中医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运用,尤其涉及方药的应由中医师开具相应处方,不得自行判断、选择、购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