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话相思,“战疫”述深情;有一种感情,叫“并肩战斗”;有一种爱,叫“夫妻同心”。在南医大四附院涌现出一对对抗疫“夫妻档”的身影,心手相牵,共克时艰。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相互鼓励,携手同行。面对疫情践行别样浪漫,将“大家”与“小家”平安守护。
翟长元&江燕:去年2月翟长元在南苑发热门诊,他的爱人江燕在鼓楼医院隔离病房;今年2月翟长元又奔赴昆山支援。这次南京突发疫情,翟长元主动请缨首轮核酸筛查和第三批支援江宁队伍,江燕则驰援江宁隔离点,负责院感培训督察等任务。在支援江宁期间,社区负责人提出需要上门,为卧床不起的老人采核酸。翟长元第一个冲上前38°C的高温酷暑,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拖着沉重的脚步挨家挨户的上门服务。
夏云&金虎:“夏云老师,您在采核酸,孩子是爸爸带吗?”“不是,我老公在附近的大华社区采集点,他昨天一天一夜都在采集核酸。”7月20日晚,南京疫情突发,还在介入放射科加班做急诊手术的夏云,接到科室电话:“明天需要护士去江宁采样”。夏云在手术台边上,毫不犹豫立即回复“我可以!我去!”手术一结束夏云还没换下湿透的手术衣,又追着打电话给护士长要求去前线。此时已经11点多了,夏云给丈夫金虎发了一条信息:“明天我一早去江宁支援核酸检测,今晚备班,担心夜里还会有急诊,我在科室睡觉了,孩子你照顾”。当时夏云并不知道丈夫金虎也在医院加班急诊手术。江宁第一轮核酸结束,夏云和丈夫同时又被派到江北核酸采集点。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夫妻俩几天都见不到一面。医院已然成了夏云的家,夫妻俩把孩子交给了年迈的老人,已经3天没看见孩子的夏云说:“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这样做是我的职责所在。”
罗江虹&费为奎:7月21日晚七点“叮铃铃——”“罗江虹你能去一线采核酸吗?”“我行!保证完成任务。”挂了电话便赶紧给还在医院加班的丈夫,手术室费为奎发了信息:“我去采核酸了,孩子交给奶奶带,勿念!”便收拾行装,踏上征程。次日,丈夫费为奎也带队前去大华社区,承担起社区核酸采集任务.....
秦雯&邴登伟:秦雯,普外科护师。连续转战江宁区、江北桥北社区、江北明发外滩广场常常可以看见她采集核酸忙碌的身影。她的丈夫,手外科医生邴登炜,正在南苑院区采集核酸。他们无暇挂念家中的两个孩子,老大6岁,老二才3岁。
刘丹&王同:这是一对战疫前线蓝白夫妻。刘丹,一名医师,积极报名参加每一轮江北新区社区核酸采集工作,始终没离开过抗疫一线。王同,一名民警,南京打响防疫战伊始便在市局疫情防控联合流调组工作,排查密接次密接开展精准防控工作。两人都在抗疫一线,年幼的小孩交由老人照顾,在抗疫路上并肩同行,在过去的一个月两个人只匆匆见过一次。
夫妻俩抗“疫”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一起穿的防护服是世界上最美的情侣装、他们一起戴的防护面罩是世界上最美的情侣配饰。正是这样一对对抗疫夫妻的无私付出,让疫情防线更加牢不可破。他们用双份的坚守,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守护着我们最爱的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