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通过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
“伏九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三伏天和三九天利用特制的中药膏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上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它包含“冬病夏治”与“冬病冬防”两个时间段的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风寒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通过“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贴敷时间:成人贴敷时间成人一般不超过4小时,儿童每次贴2小时以内。
疗程:3~5年为一个疗程,疗效与疗程成正比。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药物贴敷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在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衣物宜宽大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敷贴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
贴敷期间饮食宜忌:
不要吃过于冰冷的食物,一般的水果,如西瓜、桃等是可以食用的;不要吃容易过敏的的食物,尤其是哮喘病人,但每个病人过敏食物也不尽相同,一概禁食,也是不科学的,例如鱼、虾、肉,只要平时不过敏,贴敷期间也不需要禁食;辛辣食物不宜多吃。
禁忌人群:
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浓痰、咯血患者;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具体咨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