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我院开展首例内镜下全层切除胃部肿瘤!
发布时间:2019-12-19 来源:南京市浦口医院 浏览:813次

我院消化科与普外科合作成立消化内镜中心!

由南医大二附院消化科林洁副主任医师及我院滕晓琨主任医师主持主要工作,开展各项内镜下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经口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痔疮硬化术(CAES)、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食管癌术后狭窄内镜下放置支架、疤痕切开等。

手术回顾:

病人老年女性,半年前因腹痛行胃镜检查发胃窦小弯近前壁一个大小约1.5*2.0cm粘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提示胃窦间质瘤可能,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向腔外生长,11月7日在手术室林洁和滕晓琨主任成功进行了内镜下胃窦间质瘤ESD全层剥离➕荷包缝合术!为患者解决了疾痛,避免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三天即开放饮食,后顺利出院,该手术为四级手术(最高级别手术)。

一、什么是EMR、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治疗主要针对消化道息肉、早期消化道癌。通过EMR、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又保留了消化道完整性的内镜下微创手术。

二、EMR、ESD有哪些优势

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疗以往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创伤大。而EMR、ESD与传统根治术效果相当,但其还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三、哪些疾病适合做EMR、ESD

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他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

四、EMR、ESD的安全性如何?

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对于术中出血,可在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等方法控制,术前、术后应用止血药可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发生;ESD并发的穿孔通常较小,一般在术中即可发现,可予钛夹缝合、术后胃肠减压、禁食、防治感染等综合方法治愈,少数患者需外科治疗。

当然,我们的临床医生会根据病灶大小,位置,病变类型等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具体沟通相关手术风险。

五、EMR、ESD术后应注意事项

术后应禁食1-3天,1周内以流质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烟、酒、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使用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术后应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优势明显。我院消化内镜中心也将学习更多的新技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根治效果,减少患者病痛,造福江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