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江北新区第七届神经病学暨第二届神经介入研讨会在我院示教室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群英荟萃,来自各大医院近50名专家就神经病学作详细报告并展开了激烈的研讨。会议由我院张丽娟副书记、王巍副院长主持。
会上,张丽娟副书记向各位同仁介绍了南医大四附院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南医大四附院神经内科致力于交流也得益于交流,在与南京多家医院的合作交流中,推动了本院神经科在诊疗技术革新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推动江北新区与周边各地的医疗联动。
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王小姗教授作为江苏省医学会第十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候任主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我院神经内科的建设发展表达了肯定。随后王院长作《卒中后癫痫的诊治》报告,从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危险因素、预防、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卒中后癫痫的诊疗策略,给临床处理提供了新视角。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闫福岭教授作《神经重症患者的镇静治疗》报告。以NICU医师的角度阐述了镇静治疗在神经科应用的目的和意义,并从临床使用上分析了丙泊酚、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啶等常用镇静药物的优缺点。为临床重症患者的治疗用药提供了详尽可靠的依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贵教授作《谈谈综合性医院中的焦虑和抑郁》报告。阐述了神经内科、精神科不可割舍的联系,提出了卒中后常见的焦虑、抑郁的不同诊疗方案,为患者卒中后非运动障碍症状提供诊疗手段。中国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尤其是卒中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鲁珊珊教授作《卒中绿色通道的影像应用》报告。神经科流传“时间就是大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完善极大地为挽救了患者赢得时间,避免患者的死亡,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严重程度。作为绿色通道的重要成员,放射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主任从影像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CT、CTA、CTP在卒中绿色通道中的极致应用,为临床医生制定急救方案、医患沟通提供直观、明确的依据,努力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争取更多时间,提供更有益的治疗方案。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克忠教授作《2018MDS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治疗循证建议解读》报告。从最新循证建议出发探讨了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现有干预治疗措施的疗效,也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最新的药物研究进展,展望了帕金森病治疗的未来。
下午南京脑科医院脑血管病救治中心主任马骏教授、南京脑科医院脑血管病救治中心副主任曹辉教授、南京市鼓楼医院神经科副主任李敬伟、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李敏教授分别从各自临床病例出发,介绍了关于介入治疗的议题,包括《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超时间窗AIS血管再通》《复杂路径AIS血管再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等。介入治疗的学术讨论为江北新区,乃至六合、安徽等周边地区介入专业人员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介入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
我院神经内科黎宏斐主任主任作《脑小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报告。从机制、表现、检查及治疗方面介绍了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吴丽玲、熊军副主任医师分别介绍了《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脑卒中常用评价量表》,对临床常见疾病做了阐述。
此次大会的顺利举办不仅营造了热烈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参会者的学术热情,还搭建了交流平台,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更夯实了学科临床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神经科疾病诊疗提出了新的视角。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神经科创新发展之路、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学术交流研讨会、合作共建,为造福江北新区百姓迈步前进。